7月13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烹饪学院组成的“三下乡”实践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共同走进镇沅县。

红脉连万心
实践团首先来到圈田街革命烈士塔红色遗址。1985年,中共镇沅县委、镇沅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在圈田街追歼战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决定在圈田街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并把它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同学们驻足于“圈田街革命烈士塔”,凝视着碑身上那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清晰有力的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朱星宇与张馨元老师生动的讲解下,实践团同学们一步步了解了那段昼夜兼程,轻装疾进的战役,并向先烈致敬。


共赴新乡村
实践团同学们来到镇沅县最南端的一个村——河西村,素有镇沅县“南大门”之称,文团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河西村属于哈尼族聚集村,哈尼族人口数占全村人数的86%,有7个村民小组262户1006人,常住人口258户967人。产业主要以咖啡、蚕桑、坚果为主,以冬农作物和禽畜养殖为辅。
在河西村,实践团同学们沿着古老的乡村小巷,考察草果种植基地、连心桥、哈尼广场等,聆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河西故事,实地感受这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态文明乡道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用好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团同学们通过实地探访、沉浸体验,将“一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到底、命运与共;坚守初心、奋斗筑梦”的精神内化于心,以青春之力为乡村发展注入鲜活动能。实践团同学们亦将以此次实践为新起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时代答卷。
未完待续,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