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正文

陶瓷艺术大师熊晓华到我校指导陶瓷专业建设工作

发布者:  时间:2024-04-24 14:23:19  浏览:

为挖掘、弘扬云南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青花瓷优秀传统技艺技能,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月17日,学校邀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北大学兼职教授、景德镇市人大代表、珠山人大书画院院长、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熊晓华教授到校指导云南陶瓷建设与研究工作。

(熊晓华教授陶瓷作品。)

熊晓华教授实地考察了学校云南省陶瓷工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文化艺术学院的陶艺实训室,熊晓华教授与蔡冰院长、王霞副院长、文化艺术学院院长王雪梅、文化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常虹,工艺美术专业陶艺教师邓洁煌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对陶瓷工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和展成工作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宝贵建议。

熊晓华教授特别指出,要把云南地方陶瓷弘扬光大,结合云南的普洱茶、咖啡等特色饮品,设计生产出与之配套又有地方特色的陶瓷器具,打造日用陶瓷的精细化生产链条。突出学校的旅游资源优势,在陶瓷旅游文创产品上下工夫。熊晓华教授建议多去不同陶瓷窑口考察,对比分析,找区别,凝练云南陶瓷特色。他还建议学校相关专业可以去景德镇对陶瓷旅游研学开展调查研究。

在文化艺术学院的陶艺实训室,22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的同学有幸学习了一堂大师课。熊晓华教授撸起袖子,俯下身子,现场为同学们示范青花的技法。熊晓华有虾王之称,号梦虾山人,尤其擅长青花《虾图》。熊教授以齐白石为师,潜心学习白石老人笔下的墨虾神韵,又通过养虾观察,时常写生,将虾的头眼、腰尾、须爪等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暗熟于心。只见熊教授在白瓷盘上大胆谋篇,小心布局,指间娴熟,顷刻间将虾图完美呈现。

婴戏则是熊教授善长的另一个代表性题材,线条简练生动,为他在业内赢得很多声誉。现场只见熊教授简单几笔,一个圆圆可爱的婴孩即出现在大家的视野,自由洒脱,却带着些夸张的线条,描绘出孩子的天真与活泼。他将自己画婴戏图的手法称为“两笔画法”,脸型、小辫儿、眉毛、眼睛、身体轮廓,各用两笔,一个圆润活泼的孩童即跃然纸上,天真又不失童趣,惹人喜爱。

熊教授还以荷花为题做范画,挥毫之间神韵具足的荷花跃然瓷盘之上,让在场的同学惊喜万分。同学们踮脚探头,认真听讲,边学边问,现场气氛活跃。熊教授把多年积累的陶瓷理念、技巧、工艺转化为成熟、规范的教学模式,呈现了一场内涵深厚、可学可仿的经典教学案例。

示范中,熊晓华教授从手艺人的视野、行业带头人的视野、陶瓷制作技艺传承的视野、创新的视野及发展的视野等五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过程。他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从人才培养、专业知识、专业提升和专业实践等方面对同学们的创新设计能力进行了多层次的指导,为同学们从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推广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

受熊晓华教授邀请,学校师生代表参观了熊教授正在昆明展出的青花瓷艺术佳作。在熊教授展品呈现的陶瓷盛宴中,领略陶瓷艺术之美。熊教授爱用青花和釉里红搭配画瓷,青花釉里红将青花与釉里红两种不同材料绘于一器同时烧成,需要作者对这两种材料驾轻就熟。凭借多年经验,熊晓华将这一工艺技法纯熟地运用到自己创作中。青花的素雅与釉里红的艳丽和谐统一,组成一种独特的美感,熊教授称之为“青红之美”,青红之美不仅可用于国画题材的创作,也有热烈明快的装饰性特点。

陶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最为灿烂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东方的风雅与奔放,历经数千年美的历程,蕴含着世代相传的审美准则。熊晓华教授系统深入讲解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发展变迁,着重阐释了青花瓷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精髓,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把青花瓷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生动形象的带到同学们的身边,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明观、价值观,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做出了内涵深远的沉浸式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