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中心 >> 正文

2025年下半年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结业仪式上部分教师的发言

发布日期:2025-09-30    作者:     来源:     点击:

高菊菊老师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本次培训的心得感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同事,向为我们精心策划并圆满举办此次培训的学院领导、各职能部门,每一位授课老师、工作人员,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9天的培训即将落下帷幕。这不仅是一次“精神充电”与“思想补钙”,更是一份“入职指南”,它帮我们完成了从“职业新人”到“准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蜕变。此刻,我们心中满是收获的踏实、感悟的深刻,更有对未来执教之路的无限憧憬。

一、筑牢根基,满载收获

本次培训为我们快速融入旅院、胜任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守住师德底线,扛起育人使命。蔡校长强调的“底线不可碰、情怀不可少”,让我们明白教师既要以职业准则守好言行红线,更要以爱心、耐心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王副书记分享的违背师德警示案例,让我们时刻绷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弦;而“抵御宗教渗透、防范校园传教”的专题学习,更让我们明确了守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责任。

二是读懂旅院初心,锚定身份认同。通过黄教授讲解的学院发展历程,再到实地参观校史馆、博物馆,我们真切触摸到历代旅院人“艰苦创业、矢志育人”的传承,我们为成为“旅院人”倍感自豪,更清晰了“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同频共振”的信念。

三是明晰职业路径,掌握履职本领。人事处张老师的讲解,像一本清晰的“职场说明书”,消除了我们对职业发展的迷茫;教务处向老师讲解的课前准备规范、课堂设计要点,演示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生处陈老师强调的“陪伴协同”,这些实际经验,为我们即将开启的工作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四是补齐能力短板,规划成长蓝图。职业院校科研要结合行业需求、教学问题来找方向,从学生实践难题到行业新动态去拓展研究课题。从新教师到骨干教师,每一步都需夯实教学、深耕科研。这些都让我们懂得,要以终身学习之心,在教学反思与科研创新中持续成长。

二、转化所学,践行使命

培训虽短,却为我们指明了行动方向。在此,我作为新教师郑重表态:

第一,守育人初心,做立德树人的践行者。牢记“教育报国”使命,把“育人情怀”记在心里,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第二,怀空杯心态,做终身学习的追求者。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向书本学职教政策、向行业学前沿动态,学好数字化教学工具,夯实教学本领。

第三,敢实践创新,做追求卓越的行动者。课前备好每一节课,课上提升课堂质量,课后主动挖掘教学中的科研点,积极参与学院建设,力争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价值。

第四,重协同协作,做团结奋进的推动者。在教学科研中多向老教师请教,在学生管理中与家长、企业联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为学院发展凝聚“众人拾柴”的力量。

第五,严自我约束,做清正廉洁的守护者。严守法律法规与学院制度,从穿衣得体、言行礼貌做起,恪守职业道德,不碰师德底线,维护好教师尊严与旅院声誉。

三、携手共进,不负韶华

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如今我们都是“旅院人”。学院过往的辉煌,我们虽未亲历,但未来的荣光,我们必当全力铸就!

最后,再次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祝愿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我们全体新同事,在旅院的沃土上,初心不改、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王奕博老师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时光匆匆流逝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为期9天的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即将结束。此刻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喜悦,也有不舍,我相信在座的许多同事也怀揣着和我相似的心情。

先说说心中的 “感伤”。 这次培训让我们从陌生到熟悉,朝夕相处逐步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结,一起听课研讨、交流心得,这份亲密无间的氛围格外珍贵。但今天过后,我们就要奔赴不同的岗位。未来大家忙碌于各自的工作,时间难以同步,下次再相遇,或许只能是简单的寒暄,很难再像现在这样有深入交流、畅所欲言的机会。

不过,在培训中收获的感悟,也让我心中充满力量。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杜校长在9月25日的培训里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大家一定要放弃单打独斗,只有合作共赢才有未来。我之前从事过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之所以发展的如此之快,靠的同样也是合作共赢的思维,我曾今看到过很多人试图凭借一己之力闯出名堂,可最后大多事倍功半走弯路。反观我们教育行业,更是离不开合作——焦云宏老师说: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不仅能让课堂更加生动,也能让自己和学校快速发展。如果我们不常交流,则会限制自己的成长,更会耽误学生的发展。

这次培训带来的收获,远不止这一句箴言。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从人事制度的细节,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再到明确的科研方向,每一项都让我受益匪浅。但其中有两点感悟,我想重点和大家分享。

第一点,是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王敏副书记在培训中提到,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只是真刀真枪的较量,更多是意识形态的博弈。这席话让我深受触动。在国外求学时,难免会听到一些对中国的误解。可这些年,比亚迪凭借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技术远销全球,在海外市场赢得越来越多认可;华为则在5G领域突破重重技术壁垒,用创新实力打破国外垄断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正用一步一个脚印打破外界的偏见。但同时我也清醒地意识到,国外仍有一些不实言论在刻意误导大众,试图歪曲中国形象。而我们作为高校教师,站在人才培养的第一线,肩上扛着特殊的责任。这份责任,不只是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在日常教学与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将正确的认知与坚定的信念传递给学生。或许是在讲解专业案例时,结合中国企业的创新故事,让学生看到我们的研发实力;或许是在课后交流时,和学生聊聊国家科技发展的历程,让他们明白每一项突破背后的艰辛;又或许是在指导实践项目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需求,让他们懂得个人专业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我们要通过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让他们感受到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只有这样,当学生未来走向社会、走向国际舞台时,才能始终坚定立场,自信地为中国发声,成为国家形象的坚定守护者与积极传播者。

第二点,是科研教研的意义。对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而言,科研教研从应该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其核心价值就在于 “以科研反哺教学”,帮我们更好地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实践性人才。

我们身处职业学校,国家赋予的使命不仅是传授基础理论,更要教会学生能上手、能实战的专业技能。而科研教研,正是让教学内容 “跟得上行业、贴得住岗位” 的关键。比如我们研究某一行业的新技术应用,或是分析某类岗位的能力需求变化,这些研究成果能直接转化为课堂上的鲜活教学案例。学生学到的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而是能直接用到工作中的 “真本事”,这正是职业教育培养实践性人才的核心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 “科研反哺教学” 的模式,能帮他们更快适应职场。当我们把科研中发现的行业痛点、技术难点变成教学重点,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问题,参与的实训项目也能对标真实工作场景。这样一来,他们毕业走上岗位时,不需要再经历漫长的 “适应期”,能快速上手工作,自然在就业竞争中更有优势。

对我们教师自身来说,投身科研教研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在研究行业动态、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避免教学内容 “过时老化”。这种 “教学-科研-实践” 的良性循环,既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受学生欢迎,也能让我们在专业领域不断突破,实现自我价值。

更长远来看,当我们通过科研教研培养出一批批懂技术、能实践的人才,这些学生走向各行各业后,能直接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提升效率,进而推动行业发展、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所以,围绕科研教研下工夫,对职业学校的我们而言,不只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手段,更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然,我们所有的工作最终都要落到学生身上。如何让学生打心底里认可自己的专业、认同未来将要从事的岗位,是我们需要日复一日思考和实践的核心课题。这不仅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更离不开我们教师用真心与热情搭建起来的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融入鲜活的行业案例是基础。我们可以把企业最新的技术突破、优秀从业者的成长故事搬进课堂,比如谈到酒店管理时,分享星级酒店经理从基层岗位一步步成长的励志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真实案例里,看到专业不只是课本上的公式与理论,更是能支撑起职业梦想、对接行业未来的 “硬本领”,从而点燃他们对专业的期待。当然,组织实践活动也必不可少。带着学生走进企业参观学习,让他们亲手操作行业里正在使用的设备。当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技能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创造出价值时,对工作的认同感自然会生根发芽。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离不开我们教师自身的投入。面对刚入学时可能对专业懵懂、甚至有些迷茫的学生,我们需要用足够的热情去感染他们:讲专业课时,我们自己首先就要有对行业的热爱;带实践课时,我们自己也得是相应的技术专家。遇到学生学习受挫、对未来困惑时,更要拿出耐心,多听听他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当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看到我们为专业、为教育付出的努力时,他们才会更愿意相信:自己选择的专业有价值,未来的工作有意义。也只有当学生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未来才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成长为社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今天我的发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所说的都是我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在经历这段时间的培训后的想法和感悟。当然这些感悟可能还不够成熟,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最后,感谢各位同仁这9天里的陪伴与交流,感谢继续教育学院为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希望学校未来能提供更多类似的优质课程帮助我们新进教师学习进步。虽然本次培训结束了,但我们的成长之路、合作之路才刚刚开始。希望未来我们能保持联系,继续分享经验、互相扶持,一起为教育事业、为专业和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张暘老师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本次岗前培训结业仪式上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同事,向悉心策划组织本次培训的学院领导、授课教师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的各位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周密组织策划、倾囊相授与无私帮助,让我们这段学习之旅充实而富有成效。

时光荏苒,为期虽短但内容丰富的岗前培训即将结束。这段集中学习的日子,对我们每一位新进教职工而言,是一次系统的充电赋能,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更是一次坚定的职业启航。通过培训,我们不仅提升了理论素养,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范与方法,更对学院的办学理念、文化底蕴和发展蓝图有了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下面,我结合培训所得,从新入职者、高职教育工作者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三重身份,分享我的感悟与决心。

一、立足新起点,完成角色转变,矢志立德树人

作为刚刚步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新成员,这次培训是我们实现从“局外人”到“职教人”角色转换的关键一环。我们系统学习了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学院规章制度、教学管理规范以及学生工作方法,这帮助我们快速熟悉了环境,明确了职责,为顺利开启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深刻认识到,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作为新教师,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积极投身于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聚焦主责主业,提升育人本领,服务学院发展

作为一名高职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是我们的核心职责。此次培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紧跟产业发展前沿,在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锻炼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水平。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精湛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我们要积极融入学院“建设新时代高水平职业学校”的宏伟目标,将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紧密相连,在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坚守岗位职责,维护公平正义,护航立德树人

我是一名新进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纪检监察战线的新兵。我所在的纪检监察岗位,承担着维护学院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的重要职责。我深知,纪检监察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更深层次、更严要求的“育人”,它通过强化监督、严明纪律,保障教育公平,守护校园净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守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和纪律规矩意识,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另一方面,我将立足岗位要求,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协助营造公平公正、清正廉明的办学环境,为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以实际行动诠释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各位同仁,岗前培训的结束意味着实践的开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前不久焦云宏教授在培训结束时与我们共勉的话一直记忆犹新,他说“如果不能一帆风顺,那就乘风破浪,风浪若不能让你沉没,那定能让你学会航行”。让我们以此次培训为新的动力,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业绩,尽快融入团队,胜任岗位,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高职教育工作者,不辜负学院的殷切期望和学生的热切期盼。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辛勤付出!祝愿我们云旅院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