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聚焦
十九大精神学习专栏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陈吉顺
来源:编辑:宣统部    发布人: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1-04

2017年金秋十月,中华大地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10月18日上午九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的报告。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分13个部分,报告过程中,全场一次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一条中说到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用了355个字来阐述教育,充分表明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我感到欢欣鼓舞。对此,我有强烈的感受:

1.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核心、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教育强才能百业强,教育兴才有百业兴,教育现代化才能实现全面现代化。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上如果出了问题,也就决不仅仅只是影响当前的利益,而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影响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于教育。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已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

优先发展教育,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近几年来,教育均衡在教育领域中日益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多角度实施策略,建立相对统一的办学标准,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实现各地区各学校教师队伍数量和素质的相对均衡,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合理分配教育经费,改革招生方法,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上多下工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让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借助推动教育信息化来缩短城乡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真正意义的均衡发展。注重城乡统筹、精准对标,确保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我认为,我院正在开展的对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的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正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体现。因此,我们一定要将这项工作做好。

4.优先发展教育,关键需要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教育教师队伍中首先应该创造一批“领跑者”,不管是科研型的、还是站在一线实践型的,培养一批能够把握中国教育发展之当下,引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性、研究型、实践型教育人才;其次是建立教育强国需要弘扬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风尚。让全社会的人都有尊师重教之风,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才能建设教育强国。

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离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仍然面临着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等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总之,总书记的报告使我热血沸腾,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坚决落实和贯彻党中央的文件和决定,时刻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具体地说,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踏实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成为新时期的接班人。

对外教学党支部(合作办学处)  陈吉顺


上一篇: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惠雷

下一篇:“十九大”学习心得 —— 刘韧


学院微信公众号